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项目认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3:49:38  浏览:813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项目认定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项目认定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
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在我国海洋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在我国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7〕42号)的有关规定,经审核认定,现将1997年度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符合“海洋”条件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具体项目见附表)通知你署。对这些项目进口符合财税字〔1997〕42号文件中《海洋开采石油(天然气)免税进口物资清单》和符合《关于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设备、材料免征进口税收的补充通知》(财税
字〔1997〕76号)有关规定的物资,可按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
特此通知

附件: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
表一: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自营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项目
----------------------------------------------------
|序 号| 区块 | 油 田 | 主营地区公司 |
|---|----------|------------------------|----------|
| 1 | |渤西油田群 | 渤海石油公司 |
| 2 | |绥中36-1J区 | 渤海石油公司 |
| 3 | |锦州20-2中南平台 | 渤海石油公司 |
| 4 | |锦州9-3油田 | 渤海石油公司 |
| 5 | |锦州20-2黑油上岸改造与溶剂厂 | 渤海石油公司 |
| 6 | |歧口17-2油田 | 渤海石油公司 |
| 7 | |渤南油田群 | 渤海石油公司 |
| 8 | |绥中36-1整体开发 | 渤海石油公司 |
| 9 | |涠西南油田群 | 西部石油公司 |
| 10| |东方1-1气田 | 西部石油公司 |
| 11| |平湖油气田 | 东海石油公司 |
----------------------------------------------------
表二: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自营勘探石油(天然气)项目
----------------------------------------------------
|序 号| 区 块 | 主营地区公司 | 作 业 者 |
|---|--------------------|------------|------------|
| 1 |渤海湾/辽东湾勘探项目 | 渤海石油公司 | 渤海石油公司 |
|---|--------------------|------------|------------|
| 2 |莺歌海/珠三北部湾勘探项目 | 南海西部石油公司 | 南海西部石油公司 |
|---|--------------------|------------|------------|
| 3 |珠江口勘探项目 | 南海东部石油公司 | 南海东部石油公司 |
|---|--------------------|------------|------------|
| 4 |东海/南黄海勘探项目 | 东海石油公司 | 东海石油公司 |
----------------------------------------------------
表三: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上油田生产维修及设备增添项目
---------------------------------------------------------
|序 号| 项目名称 | 内 容 | 主管地区公司 | 备 注 |
|---|--------|-------------------|------------|---------|
| 1 | |埕北油田 | 渤海石油公司 | |
| 2 | |渤中34-2/4油田 | 渤海石油公司 | |
| 3 | |锦州20-2气田 | 渤海石油公司 | |
| 4 | |绥中36-1A.B区 | 渤海石油公司 | |
| 5 | |涠州10-3油田 | 南海西部石油公司 | |
| 6 | |涠州11-4油田 | 南海西部石油公司 | |
| 7 | |自立号移动式简易生产平台改造 | 渤海石油公司 | |
---------------------------------------------------------
表四: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外合作开发海上石油(天然气)项目
-----------------------------------------------------------
|序号| 区 块 | 签 订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外 中 方 合 同 者 | 地区公司 | 备 注 |
|--|-----|--------|--------|-----------------|------|-----|
|1 |05/36|96.01.23|96.02.26|科麦奇中国石油有限公司* | 渤海公司 | |
| | | | |哈夫科中国有限公司 | | |
| | | | |中华能源公司 | | |
|--|-----|--------|--------|-----------------|------|-----|
|2 |09/18|96.11.26|96.12.31|德士古中国公司* | 渤海公司 | |
| | | | |西方石油远东公司 | | |
|--|-----|--------|--------|-----------------|------|-----|
|3 |06/32|96.04.30|96.07.12|阿莫科东方石油公司 | 渤海公司 | |
|--|-----|--------|--------|-----------------|------|-----|
|4 |02/16|96.07.30|96.08.27|埃索中国石油上游有限公司 | 渤海公司 | |
|--|-----|--------|--------|-----------------|------|-----|
|5 |02/31|96.08.31|96.09.23|雪佛龙海外石油有限公司* | 渤海公司 | |
| | | | |马来西亚海外石油勘探有限公司 | | |
-----------------------------------------------------------

-----------------------------------------------------------
|序号| 区 块 | 签 订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外 中 方 合 同 者 | 地区公司 | 备 注 |
|--|-----|--------|--------|-----------------|------|-----|
|6 |24/10|96.11.25|96.12.30|赛敦中国有限公司 | 东海公司 | |
|--|-----|--------|--------|-----------------|------|-----|
|7 |16/22|95.02.08|95.03.13|赛敦中国有限公司* | 东部公司 | |
| | | | |美孚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 | |
|--|-----|--------|--------|-----------------|------|-----|
|8 |16/03|96.03.08|96.04.16|赛敦中国有限公司* | 东部公司 | |
| | | | |美孚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 | |
|--|-----|--------|--------|-----------------|------|-----|
|9 |16/19|96.02.28|96.04.16|CACT | 东部公司 | |
|--|-----|--------|--------|-----------------|------|-----|
|10|15/23|96.10.30|96.12.31|壳牌勘探(中国)有限公司 | 东部公司 | |
|--|-----|--------|--------|-----------------|------|-----|
|11|15/26|96.12.02|96.12.31|凯恩能源PLC公司 | 东部公司 | |
|--|-----|--------|--------|-----------------|------|-----|
|12|15/35|96.12.02|96.12.31|凯恩能源PLC公司 | 东部公司 | |
|--|-----|--------|--------|-----------------|------|-----|
|13|15/34|97.01.16|97.02.26|圣太菲中国能源有限公司 | 东部公司 | |
|--|-----|--------|--------|-----------------|------|-----|
|14|27/11|96.12.10|96.12.30|科麦奇中国石油有限公司* | 东部公司 | |
| | | | |圣太菲中国能源有限公司 | | |
| | | | |能源资源海外公司 | | |
|--|-----|--------|--------|-----------------|------|-----|

|15| 潮-台 |96.07.11| |海外投资公司CNOOC | 东部公司 | |
|--|-----|--------|--------|-----------------|------|-----|
|16|28/22|96.04.03|96.05.07|埃尔夫石油中国公司 | 西部公司 | |
|--|-----|--------|--------|-----------------|------|-----|
|17|24/05|96.09.24|96.12.05|赛敦中国有限公司 | 西部公司 | |
|--|-----|--------|--------|-----------------|------|-----|
|18|63/15|96.05.16|96.06.13|雪佛龙海外石油有限公司 | 西部公司 | |
|--|-----|--------|--------|-----------------|------|-----|
|19|62/23|95.02.24|95.04.17|雪佛龙海外石油有限公司 | 西部公司 | |
|--|-----|--------|--------|-----------------|------|-----|
|20|50/20|95.07.26|95.08.23|雪佛龙海外石油有限公司 | 西部公司 | |
|--|-----|--------|--------|-----------------|------|-----|
|21|23/10|95.11.28|96.01.30|凯恩能源PLC公司 | 西部公司 | |
|--|-----|--------|--------|-----------------|------|-----|
|22|23/28|97.01.16|97.02.26|圣太菲中国能源有限公司 | 西部公司 | |
-----------------------------------------------------------
表五: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作业队伍(增添、更改、维修)项目
-----------------------------------------------------------
|序 号| 项 目 内 容 | 项 目 单 位 |
|---|---------------------------------|-------------------|
| 1 |用于地球物理勘探设备的更新,改造,维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单位及中外合资,|
| | |合营公司和国内承包海洋石油作业的单位 |
| 2 |用于海上石油钻井,固井,试油,测井设备的更新,改造,维修 | 〃 |
| 3 |用于海洋石油安全救生装置的更新,改造,维修 | 〃 |
| 4 |用于海上生产动力设备的更新,改造,维修 | 〃 |
| 5 |用于采油的设施的更新,改造,维修 | 〃 |
| 6 |用于海洋工程作业设备的更新,改造,维修 | 〃 |
| 7 |用于海洋石油储运设备的更新,改造,维修 | 〃 |
| 8 |用于海洋石油通讯设备的更新,改造,维修 | 〃 |
----------------------------------------------------------



1997年8月1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市政公用设施拖欠工程款工作的意见

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市政公用设施拖欠工程款工作的意见
(2005年9月16日发布)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和2005年清理政府拖欠工程款工作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做好清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清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的目标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2005年基本解决2003年以前竣工的政府工程拖欠工程款的任务要求,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2005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清欠目标是:

  (一)设市城市(含县级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收费道路桥梁等)拖欠工程款全部结清,东部地区县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全部结清;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县镇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全部结清,非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结清80%以上;

  (三)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收费道路桥梁等)拖欠工程款结清80%以上,非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结清60%以上;

  (四)2004年底以前竣工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审计和结算工作,拟定还款计划,限期完成,不能完成的应出具书面说明。

  二、加大清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的力度

  (一)落实清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的责任。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由项目业主单位和所在市、县负责,按照2005年确定的清欠目标偿还。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向地方政府积极反映,对每个项目明确偿还监督责任单位、责任人,其完成结果列入年终考核内容。

  (二)多渠道筹集支付政府投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拖欠工程款的资金。市、县财政和经营性业主单位要拿出用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资金,首先安排解决清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对非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拖欠的工程款,各地要统筹安排本级财政用于工程建设的各项资金,通过预算内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附加、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各种政策性收费以及资产变现收入等多种渠道,筹集专项资金,用于清理偿还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拖欠工程款。同时,各地应从当年财政超收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偿还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的资金来源。对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清偿拖欠工程款确实困难的,可由财政贴息,业主单位贷款清偿拖欠工程款。

  (三)实行清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与建设项目挂钩的机制。对解决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不力的市、县,有关地方和部门应停止审批新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暂缓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补助资金,暂停批准新的国债项目,暂停人居环境奖、人居环境范例奖、园林城市的评定。

  (四)采取措施防止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产生隐性拖欠。要严格履行合同。对在建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合同的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逾期不拨付的,承包人可以依法停止施工,并有权要求建设单位赔偿因停工、窝工等造成的损失。要明确建设单位开展竣工结算的要求。对2005年以后竣工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在两个月内组织编报项目竣工决算,办理工程验收有关工作,尽快履行工程决算审计和工程竣工验收审批手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核定工程拖欠款数额,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还款协议。项目审计和工程决算单位应在项目单位提交审计和决算报告的三个月内,最迟在半年内完成对已竣工项目的工程决算、审计工作,避免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因为决算、审计造成隐性拖欠。

  三、建立防止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拖欠工程款的长效机制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端正城市建设指导思想。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要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强化城乡规划对建设用地等的综合调控作用,强化对规划实施的有效监管,从源头上控制超规模、超规划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要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指导城市建设合理投资,严格控制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建设;要完善考核机制,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发展与工程款支付情况同时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从源头上防止发生新的拖欠。

  (二)研究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的规定、办法,从机制上保证工程款项的如期支付。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关办法,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推行工程建设合同担保,明确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承包商履约担保、承包商付款担保等责任内容。

  (三)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和其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积极推行“代建制”。要积极推动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方式上的改革,实行政企分离。按照“代建制”要求采取招标方式选择代建单位,并以合同方式来约束代建单位和使用单位之间的职责,建立责权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四)实行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拓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要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应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筹资。要研究制定市场准入条件、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等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对公共资产的监管、服务质量和市政公用行业价格的监控。要结合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明确非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从公共财政资金中划出部分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非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保证必要的非经营性市政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农垦总局: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减轻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危害,规范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业部农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
农农发〔2012〕2号.ceb
20120222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终稿).doc



附件:

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危害,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业部农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情形的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1)使用农药造成的农作物药害事故;
(2)使用农药造成的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死亡事故;
(3)在农药使用环节发生的人畜中毒事件。
1.4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科学处置;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管理、条块结合;规范有序、快速高效。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 组织机构
农业部成立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国范围内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担任,副组长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管副司长担任,成员由农业部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
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办公室主任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管副司长担任,副主任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管副所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管副主任担任。
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立应急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负责本辖区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2 领导机构职责
(1)指导处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
(2)确定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控制级别,部署应急处置措施。
(3)向社会发布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信息或公告。
(4)确认处置结果,决定解除警情。
2.3 工作机构职责
(1)受理、收集、整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信息,向领导机构报告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有关情况。
(2)组织专家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进行评估,提出启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级别建议。
(3)组织开展事故技术鉴定,提出补救措施,查缴涉案农药产品。
(4)监督、检查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5)汇总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处置结果,提出解除警情建议。
(6)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和管理。
(7)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演练工作。
(8)领导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3 监测和预防
3.1 监测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监测机制。建立农药信息监测点,定期对农药产品质量、使用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
3.2 应急准备措施
(1)建立完善农药监督抽查制度,及时公布农药质量状况信息。
(2)建立农药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息交流。
(3)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者的培训,保障农药使用安全。
(4)对农药质量、使用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防范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措施。
4 应急处置
4.1 应急事件分级
根据人畜伤害、经济损失、受害面积、社会影响和控制难易程度,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
4.1.1 Ⅰ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Ⅰ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5万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3)发生100人以上中毒或者5000头(只)以上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Ⅰ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1.2 Ⅱ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1万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发生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者1000头(只)以上、5000头(只)以下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Ⅱ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1.3 Ⅲ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1000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3)发生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者300头(只)以上、1000头(只)以下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Ⅲ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1.4 Ⅳ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Ⅳ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200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
(3)发生5人以上、30人以下中毒,或者100头(只)以上、300头(只)以下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Ⅳ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2 信息报告
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同时上报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在初次报告后,密切跟踪事态发展,及时报告最新动态。特殊情况下允许越级报告。
特别重大、重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2小时内向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同时抄报农业部办公厅;情况紧急时,可先通过电话等方式报告,随后补报书面报告。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小时内通过《农业部值班信息》报告国务院。
4.3 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调查,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避免造成次生灾害,同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提出事故等级建议。
4.4 分级响应
根据事故的等级,由相应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发生Ⅰ级使用安全事故,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全国应急响应;发生Ⅱ级使用安全事故,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启动省级应急响应;发生Ⅲ级使用安全事故,地(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发生Ⅳ级使用安全事故,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4.5响应措施
(1)组织召开会商会,分析形势,研究落实应急措施。
(2)派出工作组赶赴事故发生地慰问受害群众,核查情况,指导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技术鉴定,分析事故原因,研究制定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4.6 指挥与协调
(1)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督导,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应急处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区域通报情况。
(2)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启动本级预案时,由于能力和条件不足等特殊原因不能有效处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时,可请求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或者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建议,由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7 信息发布
根据分级响应机制,相应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区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不同情况,按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部署,及时、客观、准确地发布信息。
4.8 应急结束
根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机构的决定,公布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结束,解除警情。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1)善后保障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保障本行政区域内因农药使用安全事故致病、致残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保障事发地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给。
(2)减少损失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农民积极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5.2 评估总结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分析、评价农药使用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形成案例报告。
6 保障措施
6.1 资金保障
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6.2 技术保障
部、省、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农药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承担农药应急处置农药产品质量的检测工作。
农业部和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处置技术专家库,负责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技术支持。
6.3 信息保障
农业部建立农药监管网络信息平台,收集、分析和公布农药产品质量、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等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6.4 人员保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队伍,负责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7 监督管理
7.1 应急预案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开展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2 宣传教育与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人员以及辖区内有关人员进行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救助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农药安全使用及事故处置知识。
7.3 监督检查
Ⅰ级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由农业部组织监督检查。Ⅱ级和Ⅲ级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监督检查。Ⅳ级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由地(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监督检查。
7.4 奖惩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8 附则
8.1 预案管理
预案要定期评估,并根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
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报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8.2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因农药残留超标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按照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规定办理。
8.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